来源:火狐官网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24-02-10 17:01:11
1978年3月,曹鹏程出生于我省长垣县魏庄乡梁占村,其父是原焦作矿务局中马村矿一名职工。“我对书法感兴趣源于春联。”曹鹏程说,小时候,每逢春节,他看到家家户户请人写春联的仪式感,就对毛笔字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他开始练习毛笔字,图的是春节能为父老乡亲写上几副春联。上小学五年级时,他的书法开始小有成绩,在乡里组织的比赛中还获得过奖。这对他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1992年,曹鹏程从老家来到我市,开始在焦作矿务局中马村矿子弟学校读初中。1996年是他的收获年,他的书法作品分别在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导报社、青少年书法报社举办的“先贤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在青少年书法报社、耒阳市硬笔书法协会举办的第二届“纸都杯”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初中毕业时,人生的岔口摆在曹鹏程面前,父亲让他报考原焦作煤校机电专业,目的是为他将来好参加工作。然而,面对爱好,他的内心进行了激烈斗争。最后,他决定继续读高中,好报考自己最喜欢的书法专业。
上高中时,曹鹏程担任学校的学生会副主席兼宣传部长。学校的板报成了他展示才华的舞台,他还时常在报纸上刊登书法作品。1998年6月份,为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曹鹏程精心准备了30多幅书法作品,在校园内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一下子引起了轰动。
高考后,曹鹏程报考了我省黄河科技学院并被录取。虽然学的是电器专业,但也没影响他对书法的爱好。业余生活,他仍陶醉在书法世界里,临帖、读帖占去了他大部分时光。
2003年,《全国首届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集——米闹卷》出版。为了买到这本作品集,曹鹏程坐火车4个小时赶到位于商丘市的应天书局才买到这本作品集,此后,每天如饥似渴临摹学习。2010年,他的书法作品入选我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十九届群众书法作品展。
在曹鹏程充满艺术气息的工作室里,前来做客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阳区文联副主席聂海洲说:“作为我市手工匾额非遗传承人,曹鹏程勤于思考、读书、书法与篆刻,为他提升刻匾技艺浸润了艺术的理解与学养。”
在郑州读大学期间,曹鹏程没事的时候喜欢去古玩市场逛。一次,一家门店有人正在雕刻匾额,他驻足观看。与刻匾人进行闲聊发现,这个人是大他几岁的学兄。随着雕刻人的一刻一划,文字呈现了另一种美感,他萌发了学习刻匾的念头。
“我喜欢上这门手艺,可能与我家祖上有过这门手艺有关。到我父辈时,由于父亲上班,加上我们弟兄小,这门手艺渐渐淡忘下来。”曹鹏程回忆道。
匾额起源于秦汉,历史悠远长久,被誉为中国建筑物中的“眼睛”。木刻是匾额的灵魂。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中,流传下来的牌匾不少,但是有关这方面技艺的书籍少得可怜。曹鹏程先后到新华书店、图书馆查找,一无所获。
从此,曹鹏程开始留意古玩店收藏的牌匾,对题写人的历史、语意、字体都要仔细揣摩一番。走在大街上,偶尔发现哪家门店悬挂有匾额,他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欣喜。
曹鹏程触类旁通,从篆刻、石刻、砖刻等技艺,仔细品味刀法、技法的应用。匾额不仅体现在书法艺术上,还体现在历史、文学、思想等诸多方面。基于这一认识,他还深入学习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把自己“泡”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里。他看古书、习古琴、学茶艺,连家里摆设的家具也具有中国审美意趣。2012年,他的木刻作品《致远》入展我省书法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举办的第三届现代刻字艺术展。
2018年1月,北京民俗物馆馆长、北京东岳庙管理处主任曹彦生历时一年多时间,编辑出版了《中国匾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文集》。曹鹏程第一时间买到这本书,如获至宝,将书一字不落地看了四五遍。
2019年,他的木刻作品《不负此生》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艺术作品展”,并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在学习中,曹鹏程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匾刻的独到见解:“匾刻之法,大致有阳刻、阴包阳、阳嵌阴三种。阴刻最易实现书法原貌,在表现书写特点的同时,雕刻水平和技法一览无余,除传达文字寓意外,还将书法精髓传递。古人流传下来的碑刻、拓片等均可为证。透过刀锋看笔迹,是我们学习古人书法的宝贵途径。”他说。
在曹鹏程的匾牌制作室,印入眼帘的是祖辈传下来的木工工具箱、手锯等老物件,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案台上摆着刻刀、凿子等工具,有序的排列像出征的士兵。
“木刻在材料选用、款式设计、色彩应用、木刻雕工、漆光处理等方面要经过20多道工序,工作脏、累不说,还要仔细认真。”曹鹏程一边介绍着,一边让笔者看他的手指。工作中,手指被工具划伤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在摸索中,他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曹氏程式”规范。2021年,“曹氏传统书法匾额制作技艺”被命名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曹鹏程也成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一个优秀的木刻者还需要个性化的思考和创意,即二度创作能力。循法而不固,摹形而不逾,是其真谛,否则其刻品就容易死板、匠气。曹鹏程在探索中领悟,让他达到“摹书者中笔画飞旋,细若游丝,凹如潭壑,弯走龙蛇,即便是断笔处星点散墨,也从不敷衍,以一字现精神,以章法演乾坤,终达动静互融、气韵风流之神形”的匾额制作的至臻境界。
聂海洲说:“一錾一刻一匠心。曹鹏程其手工刻匾作品,一点一画,甚至牵丝飞白无一处不惟妙惟肖,生机灵动,毫发毕现,犹如书者在匾上直书,完全体现了书者原作的风貌与味道。”
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毋立说:“鹏程的行书法二王正统,注重格调,应规入矩而又不刻板守成,对书法的深刻体悟,用于刻字则如虎添翼,两者相得益彰。”
我市著名作家樵声在一篇与曹鹏程交往的文章中写道:“我是多年前认识他。他的店铺匾额‘锦书堂’三字系国字号著名书法家米闹先生所题,手工阴刻,俊朗曼妙,一睹便令人怦然心动。观察发现,捉刀人对题字的理解很到位,刃刃传神,刀刀老辣。”
2017年9月,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流大赛隆重举行,由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陈洪武所题的“中国太极拳博物馆”,由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所题“太极拳之源”,由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所题的“太极拳祖祠”等5块匾额和2幅楹联制作任务自然落到曹鹏程肩上。曹鹏程不负众望,经过40天的创作,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太极拳活动的圆满举办锦上添花。
我手刻我心。曹鹏程格外享受匾额制作的步骤中书法和汉字之美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他说:“在制作匾额时,木头的质朴和清雅的香气及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深深影响了我,让我形成了做一个‘质朴的人’价值观。我会用自己的一生做到对匾额文化的守正和发扬。”
2024-1-19 10:29:42来源:焦作晚报我省长垣,自古以来,就有“尚厨之风”。如今3万多人投身烹饪行业,为长垣赢得了“中国厨师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从这片沃土走出一位不靠菜刀靠刻刀、不靠勺子靠凿子而成名的传统书法匾额制作人。他就是我市传统匾额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阳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曹鹏程。
1978年3月,曹鹏程出生于我省长垣县魏庄乡梁占村,其父是原焦作矿务局中马村矿一名职工。“我对书法感兴趣源于春联。”曹鹏程说,小时候,每逢春节,他看到家家户户请人写春联的仪式感,就对毛笔字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他开始练习毛笔字,图的是春节能为父老乡亲写上几副春联。上小学五年级时,他的书法开始小有成绩,在乡里组织的比赛中还获得过奖。这对他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1992年,曹鹏程从老家来到我市,开始在焦作矿务局中马村矿子弟学校读初中。1996年是他的收获年,他的书法作品分别在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导报社、青少年书法报社举办的“先贤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在青少年书法报社、耒阳市硬笔书法协会举办的第二届“纸都杯”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初中毕业时,人生的岔口摆在曹鹏程面前,父亲让他报考原焦作煤校机电专业,目的是为他将来好参加工作。然而,面对爱好,他的内心进行了激烈斗争。最后,他决定继续读高中,好报考自己最喜欢的书法专业。
上高中时,曹鹏程担任学校的学生会副主席兼宣传部长。学校的板报成了他展示才华的舞台,他还时常在报纸上刊登书法作品。1998年6月份,为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曹鹏程精心准备了30多幅书法作品,在校园内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一下子引起了轰动。
高考后,曹鹏程报考了我省黄河科技学院并被录取。虽然学的是电器专业,但也没影响他对书法的爱好。业余生活,他仍陶醉在书法世界里,临帖、读帖占去了他大部分时光。
2003年,《全国首届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集——米闹卷》出版。为了买到这本作品集,曹鹏程坐火车4个小时赶到位于商丘市的应天书局才买到这本作品集,此后,每天如饥似渴临摹学习。2010年,他的书法作品入选我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十九届群众书法作品展。
在曹鹏程充满艺术气息的工作室里,前来做客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阳区文联副主席聂海洲说:“作为我市手工匾额非遗传承人,曹鹏程勤于思考、读书、书法与篆刻,为他提升刻匾技艺浸润了艺术的理解与学养。”
在郑州读大学期间,曹鹏程没事的时候喜欢去古玩市场逛。一次,一家门店有人正在雕刻匾额,他驻足观看。与刻匾人进行闲聊发现,这个人是大他几岁的学兄。随着雕刻人的一刻一划,文字呈现了另一种美感,他萌发了学习刻匾的念头。
“我喜欢上这门手艺,可能与我家祖上有过这门手艺有关。到我父辈时,由于父亲上班,加上我们弟兄小,这门手艺渐渐淡忘下来。”曹鹏程回忆道。
匾额起源于秦汉,历史悠远长久,被誉为中国建筑物中的“眼睛”。木刻是匾额的灵魂。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中,流传下来的牌匾不少,但是有关这方面技艺的书籍少得可怜。曹鹏程先后到新华书店、图书馆查找,一无所获。
从此,曹鹏程开始留意古玩店收藏的牌匾,对题写人的历史、语意、字体都要仔细揣摩一番。走在大街上,偶尔发现哪家门店悬挂有匾额,他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欣喜。
曹鹏程触类旁通,从篆刻、石刻、砖刻等技艺,仔细品味刀法、技法的应用。匾额不仅体现在书法艺术上,还体现在历史、文学、思想等诸多方面。基于这一认识,他还深入学习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把自己“泡”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里。他看古书、习古琴、学茶艺,连家里摆设的家具也具有中国审美意趣。2012年,他的木刻作品《致远》入展我省书法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举办的第三届现代刻字艺术展。
2018年1月,北京民俗物馆馆长、北京东岳庙管理处主任曹彦生历时一年多时间,编辑出版了《中国匾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文集》。曹鹏程第一时间买到这本书,如获至宝,将书一字不落地看了四五遍。
2019年,他的木刻作品《不负此生》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艺术作品展”,并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在学习中,曹鹏程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匾刻的独到见解:“匾刻之法,大致有阳刻、阴包阳、阳嵌阴三种。阴刻最易实现书法原貌,在表现书写特点的同时,雕刻水平和技法一览无余,除传达文字寓意外,还将书法精髓传递。古人流传下来的碑刻、拓片等均可为证。透过刀锋看笔迹,是我们学习古人书法的宝贵途径。”他说。
在曹鹏程的匾牌制作室,印入眼帘的是祖辈传下来的木工工具箱、手锯等老物件,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案台上摆着刻刀、凿子等工具,有序的排列像出征的士兵。
“木刻在材料选用、款式设计、色彩应用、木刻雕工、漆光处理等方面要经过20多道工序,工作脏、累不说,还要仔细认真。”曹鹏程一边介绍着,一边让笔者看他的手指。工作中,手指被工具划伤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在摸索中,他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曹氏程式”规范。2021年,“曹氏传统书法匾额制作技艺”被命名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曹鹏程也成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一个优秀的木刻者还需要个性化的思考和创意,即二度创作能力。循法而不固,摹形而不逾,是其真谛,否则其刻品就容易死板、匠气。曹鹏程在探索中领悟,让他达到“摹书者中笔画飞旋,细若游丝,凹如潭壑,弯走龙蛇,即便是断笔处星点散墨,也从不敷衍,以一字现精神,以章法演乾坤,终达动静互融、气韵风流之神形”的匾额制作的至臻境界。
聂海洲说:“一錾一刻一匠心。曹鹏程其手工刻匾作品,一点一画,甚至牵丝飞白无一处不惟妙惟肖,生机灵动,毫发毕现,犹如书者在匾上直书,完全体现了书者原作的风貌与味道。”
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毋立说:“鹏程的行书法二王正统,注重格调,应规入矩而又不刻板守成,对书法的深刻体悟,用于刻字则如虎添翼,两者相得益彰。”
我市著名作家樵声在一篇与曹鹏程交往的文章中写道:“我是多年前认识他。他的店铺匾额‘锦书堂’三字系国字号著名书法家米闹先生所题,手工阴刻,俊朗曼妙,一睹便令人怦然心动。观察发现,捉刀人对题字的理解很到位,刃刃传神,刀刀老辣。”
2017年9月,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流大赛隆重举行,由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陈洪武所题的“中国太极拳博物馆”,由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所题“太极拳之源”,由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所题的“太极拳祖祠”等5块匾额和2幅楹联制作任务自然落到曹鹏程肩上。曹鹏程不负众望,经过40天的创作,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太极拳活动的圆满举办锦上添花。
我手刻我心。曹鹏程格外享受匾额制作的步骤中书法和汉字之美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他说:“在制作匾额时,木头的质朴和清雅的香气及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深深影响了我,让我形成了做一个‘质朴的人’价值观。我会用自己的一生做到对匾额文化的守正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