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火狐官网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4:32
《古典世界的城市:从地图探寻文明的细节》(以下简称《古典世界的城市》)是由英国历史学家科林·麦克伊韦迪著写、律师道格拉斯·斯图尔特·奥尔斯编纂的一部西方古典城市史,主要盘点了古典世界中与罗马相关的120座古城市,概要介绍了这些古城市的历史兴衰演变、地理位置和特征、人口规模变迁等相关信息,有些较大的城市还对其文化、标志性建筑等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除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欧洲城市,这本书还包含一些于大多数人而言比较陌生的小城镇。
《古典世界的城市》 作者:【英】科林·麦克伊韦迪 编者:【美】道格拉斯·斯图尔特·奥尔斯 译者:汤楚珊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22年7月
麦克伊韦迪以时间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用大篇幅讲述重要城市的历史。该书所论及的时间从希腊古典时代开端到拜占庭帝国灭亡,空间横跨两河流域、黎凡特、埃及、希腊与罗马、欧洲大陆、不列颠,几乎等同于一部西方古典文明简史。
这本书更为独特之处,是它地图集式的书页。它的作者麦克伊韦迪,被英国媒体称为“精神科医生、历史学家、人口统计学家和博学家”,但他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一位出版了超过6本历史地图集的作者。《古典世界的城市》即是这位百科全书式学者的雄心之作。134幅地图,直观呈现120座古典城市的文明细节,从古老的巴比伦、孟菲斯,到由罗马人建立的伦敦、科隆,从面积占1350公顷的君士坦丁堡,到大约只有8公顷的列蒂和库尔,用统一比例尺绘制的城市平面图,让读者可以直观感受不同城市之间的布局与规模差异。
在阅读《古典世界的城市》时,读者沉浸其中,会不由想象自己在罗马帝国全境旅行,能直观感受到不同城市的差异:登上雅典卫城,看帕特农神庙、山门、狄俄倪索斯剧场被镀上一层夕阳的余晖,感受历史不曾褪去的余温;穿过古罗马广场,漫步于帕拉丁山,似乎还能听到竞技场内观众席上传来的欢呼呐喊;去现代的伦敦、巴黎和科隆,寻找古罗马人在不列颠岛、高卢和日耳曼地区留下的斑驳痕迹。对于每个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规模,作者旁征博引,论断有力。书中语言较为平实,图文结合,为读者铺就了一条通往西方古典时期城市的路径。
这本书编撰历经多年,作者借鉴大量参考资料,其中不乏许多稀有文献资料,部分资料甚至从未被翻译成英文。在研究过程中,麦克伊韦迪不仅利用了自己丰富的藏书,还花费许多时间在伦敦图书馆那些无人问津的邺架间钻研。麦克伊韦迪通过广泛的研究汇集古城的故事,生动且全面地描述了在幅员辽阔的罗马帝国范围内,一些古代城市发展的典型时期,也解释了许多著名地名的来源。法罗斯灯塔、罗得岛巨像和阿耳忒弥斯神庙等古代建筑奇迹是怎样的?庞贝在被维苏威火山掩埋之前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我们所熟知的西方现代城市,如伦敦和巴黎,在古典时期是怎样的……所有这些曾在我们脑海中出现过的疑问,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古典世界的城市》是麦克伊韦迪的遗作,一生的心血,中间还经历过重要资料丢失。在他去世后,作为他的好友,奥尔斯经过多方协助,竭尽全力收集、整理、编绘手稿,这部作品才得以顺利出版,完成了麦克伊韦迪最后的心愿。
麦克伊韦迪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访问古城和研究其兴衰变迁。他沿着古城城墙的遗迹漫步,为幸存的历史遗迹着迷。一座城市由建城,到鼎盛,到衰落并延续至今,反映的是其所属城邦、王朝、帝国乃至整个文明的发展历史。如巴比伦之于巴比伦帝国、孟菲斯之于埃及,雅典之于雅典城邦、罗马之于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之于拜占庭帝国。
地球另一边的文明总是令人神往,而城市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麦克伊韦迪将政治、军事、经济、建筑和文化等大量信息浓缩并总结成大众读者能够理解的文本,同时,他的文章中还带有冷静的判断力和某种微妙的幽默感。这让麦克伊韦迪的历史地图集拥有了大量的读者,至今仍是广受欢迎的历史入门读物。
在《古典世界的城市》中,麦克伊韦迪的才华喷涌而出。一个历史学家,却亲自制图,将地图与文本中强调的观点相结合,实属罕见;而更罕见的,是这个历史学家还拥有人口统计学的丰富专业相关知识,非同寻常。他其实是一位原创型思想家,他将人的命运与城市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赋予这些古城色彩和温度。(杨道)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核心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